2025年5月13日,东吴证券发布了一篇保险行业的研究报告,报告指出,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系列报告(二)。
报告具体内容如下:
投资要点 美国、日本、英国人身险市场均经历转型阶段,重点发展健康险与年金、养老险及其闭环产业链是顺利转型的关键。海外成熟人身险市场通常以保障型产品+储蓄型养老年金为主,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影响,在推进养老年金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,采用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是各国的常用手段。由于各国存在医保制度差异,健康险发展路径及产品重点各不相同。健康险企业多选择保险+服务模式,为客户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养老服务现在股票配资,构建产业链,提高附加值。 美国人身险业密度领先全球市场,完成"储蓄+保障"到"投资+增值"的转变。1)二战前:定期寿险及终身寿险应运而生,以储蓄及保障功能为主。2)二战后:投资连结型产品及指数型产品推出,具备投资及增值属性。3)从险种结构看,年金险逐渐成为美国人身险最主要的保费收入来源。据ACLI统计,2020年美国年金险保费收入为3609亿美元,占人身险总收入的比例超50%。4)我们认为平均死亡率下降带来的老龄化加剧+预期寿命的增加+人口卫生费用增加,为年金险及健康险的发展提供社会和人口基础。
日本人身险产品多样化,第三领域寿险不断发展。1)二战后至1990年间,人身险的主力险种由两全险向附有定期的两全保险过渡,并不断推出新产品。2)1990-2000年,附有定期的终身保险成为主流,医疗保险市场占比提升。3)21世纪以来,健康险迅速发展,医疗、护理、癌症险占比持续提升。4)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寿命变化,是影响日本人身险产品发展的底层推动因素。
英国人身险产品起源早,创新积极性高,人身险产品种类丰富。1)发展初期,保障型产品纷纷涌现。18世纪英国主要销售的人寿保险产品主要为年金保险和互助保险。1850年代左右,团体寿险、简易人寿保险产品出现。20世纪初,保险公司面向中产阶级推出了带有储蓄性质的税收优惠的年金保险。2)20世纪后半叶,投资型产品逐渐成为主流。3)21世纪后,投资+储蓄型产品回归。英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,传统年金险无法满足养老需求,且企业提供的养老金模式变为"固定贡献型计划",变额年金产品应运而生。4)我们认为,经济社会的发展+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+人口老龄化加剧+对利率风险的重视+监管法案的出台,是影响英国人身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风险提示: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,权益市场波动,新单保费承压。
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>>
声明: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现在股票配资,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,数据仅供参考,据此交易,风险自担。
广瑞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